馬克波羅

11/27《馬可波羅》於清大合勤演藝廳演出。此劇是台北大稻程台原偶戲團的經典作品之一,內容改編自著名《馬可波羅遊記》,講述一位義大利冒險家和中國元代宮廷奴婢之間的愛情故事。

一踏進合勤演藝廳,還滿不習慣木偶戲舞台呈現方式。整個戲台可能只有一雙手張開的寬度,遠遠看去小小一個,很難想像這會是等會兒要演出《馬》劇的空間,傳統布袋戲的戲台可能都比它大上十倍以上。舞台的後面架設比戲台寬三倍的黑幕,方便表演人員幕後活動,左右兩方各設立兩座小型投影幕,一側放映字幕,另一側則為轉播台上木偶的特寫。不過由於解析度不甚清晰,畫面模糊,我很少將目光放在特寫鏡頭上,這點有待主辦單位改善。

這齣劇可以視為現代版本的布袋戲,台語為主要的發音語言,並穿插義大利文和極少部份的國語。因為這個故事以異文化之間的交流為起點,語言的差異正好不時為戲劇增添趣味。除了布袋戲為主要元素,演出過程中還包含西方歌劇與台灣歌仔戲元素,三者形式雖各異,但在此劇中卻意外調和。比如,當劇情走到主角馬克先生初見宮廷奴婢,對婢女的相貌驚為天人之時,黑幕後方左右兩邊各走出兩位真人,一男一女,男方以歌劇演出讚頌女子之美,女方則以歌仔戲回應之,真人的一搭一唱配合小小戲台上木偶擬真的演出,效果令人眼睛一亮。

憑藉著此劇的跨文化性,《馬可波羅》已於荷蘭、西班牙與美國華府等地演出,在前兩國演出時,每天都有三四百人排隊等著入場,可謂台灣之光。透過傳統與現代、中外的融合,這齣戲已經完全跳脫出我以往對木偶戲抑或是布袋戲的想像,對這類戲劇的未來不但不悲觀,反之具備進入國際的實力。

0 回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