賴聲川演講

週四(11/13)賴聲川老師來清大合勤演藝聽演講,因為晚餐吃得有點久,過去時講廳人數已滿,只好移往二樓遠距教室觀看轉播。

老師說,他以前出國念戲劇時,父母不但沒有阻止他,甚至支持他朝這方面發展。他在柏克萊唸了五年,攻讀碩博士學位,但在第四年時卻碰上了瓶頸。他隨著同學、朋友觀賞一部部他們口中的佳作,或那些公認為大師級的作品,但卻不覺得好看。一個學戲劇的人,可是卻無法從戲劇中找到熱情,他認為這是個警訊,他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好。

為了跳脫出瓶頸,老師推薦他到荷蘭與當地一位劇場大會見面,並觀賞一部他導的劇。這部戲的景場只有一個,那就是公共廁所,所有故事皆發生在廁所打掃員身上。雖然賴老師聽不懂荷語,但他感受到現場八百位觀眾隨著劇情發展的集體波動,一起歡笑,一起沈靜。這種經驗跟他在美國看百老匯歌劇時完全不一樣,看歌劇的幾乎都是外地遊客,沒有一個橋段可以引起所有觀眾的共鳴,一會而是左邊的群眾笑,一會而是右邊的群眾笑,但就是沒有共鳴。

賴老師開始思考這個問題;「戲是麼?戲的目的在幹麼?」他知道,藝術家與社會的聯繫必須建立,否則無法構作成功的作品。於是,他決定向荷蘭劇場大師學做劇場。也就是在那時候,賴老師開始學習所謂的集體創作,時至今日,這一直都是二十年來沒間斷過的創作方式,成就他三十幾部戲劇。

賴老師回台灣後的第一個作品是1985年於台北藝術館(南海路上)發表的「那一夜,我們說相聲」,以相聲的演出方式來詮釋相聲的興衰到,探討傳統表演藝術在神不知鬼不覺情況下消失的窘況。正如賴老師所言:「你失去了某個東西,但你卻不知道你失去了它。」這種情況多麼詭異,但它卻無時無刻地在我們身旁發生。沒想到「那一夜,我們說相聲」出乎意料地成功,甚至在加場演出尚未正式公佈的情況下,購票人潮就已在國父紀念館外大排長龍;連錄音帶熱賣的程度都超越當時的流行音樂,夜市盜版猖獗,版本各異,有的標題甚至被改為「李立群、李國修大爆笑」,令賴老師啼笑皆非。

之後的「暗戀桃花源」延續這股熱潮,至今已成為表坊的代表作,還拍攝成電影。這齣戲紅遍中國大陸,連美國著名劇團都有意商請賴老師指導演出。

在老師回憶的表坊演出中,另我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「如夢之夢」。這部戲演出時間長達八個小時,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十一點,中途還放飯。演出後,賴老師總感嘆好在台灣人有那麼一群愛看戲的人,在國外還不一定做得來。

聽完這場演講,最大的收穫是賴老師對藝術創作的觀念符應於我現在在做的論文。我的論文旨在討論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情感機制與地位。藝術兼歷史哲學家科林伍德(R.G. Collingwood)指出,真正的藝術之所以為藝術,不在於它具有激起觀眾情感的特質,也不在於它具有實際效用,而在於它純粹的藝術動機,即表達藝術家及群眾的情感。賴老師也指出,真正的藝術家不是坐在導演位子上想得獎感言,也不是想說上映後會有幾億票房,而是去實現他的理念、想法,去和觀眾溝通、產生聯繫。創作的動機無二,只有為藝術。

0 回饋: